最高人民检察院5日发布“2015年度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包括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假冒注册商标、商标使用权纠纷、侵犯发明专利权等多种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来自最高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615件4445人,提起公诉4484件8025人,显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力度正不断加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涉知识产权的纠纷和案件不断增多。2015年,全国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5.1万件,涉案金额7.4亿元。同时,受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影响,有的地方放任乃至袒护、包庇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有的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执法人员和负有查办职责的侦查人员徇私舞弊、失职渎职,充当“保护伞”。对此,负有查处职务犯罪职责的检察机关加大了打击力度。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决定逮捕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职务犯罪嫌疑人3件3人,提起公诉3件3人;决定逮捕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职务犯罪嫌疑人13件15人,提起公诉64件118人。在刑事诉讼监督方面,全国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侵权假冒案件启动立案监督程序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涉嫌犯罪案件717件859人,侵犯知识产权涉嫌犯罪案件49件61人。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加强对大数据时代侵犯知识产权新型犯罪的研究,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工作,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依法保护新兴生产力,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原标题:最高检公布知识产权十大案例 去年批捕4445人公诉8025人)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法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